县政协常委、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淮生
以更大勇气更多担当 探索行政审批改革创新
调研中发现,部分单位的审批事项没有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申报材料不共享、网上办理不通畅,审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少数干部怕问责怕担当,建议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助推工业审批流程优化。
一要探索成立肥西县行政审批局。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探索“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马上办、网上办”、“一枚印章管审批”等好的做法。建议县政府争取上级支持,借鉴天津市滨海新区等地的先进做法,在全省率先试点设立行政审批局。考虑到改革的难度,可设立过渡期,过渡期内在行政服务中心增挂“行政审批局”的牌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先易后难,先把县政府直属的一些较为简单的项目集中起来,待条件成熟逐步改革到位。最终做到把县政府各职能部门承担的行政审批权职能全面划转到行政审批局,把各职能部门审批专用章整合成一枚行政审批局审批专用章,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和审批职责、事项、环节“三个全集中”的改革目标。
二要尽快建立大数据平台。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建立行政审批大数据平台,方便项目单位办事。将每家单位掌握的数据接入大数据平台端口,彻底打通各职能部门数字壁垒,实行数字联姻,实现信息共享。开通“网上直通车”,按照一张申请表、一套申请资料完成多项审批手续。在申报过程中,凡是可以通过信息共享获取审批办理所需材料或证照,不再要求重复提交纸质证明相关材料。解决材料多、证明难、重复上报等问题,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真正实现让数字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要创新审批措施。探索“容缺后补”和“差别化管理”等新的管理方法。借鉴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做法,实行行政审批非主要要件容缺后补制度,即在具备审批条件前提下,申报材料的主审要件齐全,只是辅助性申报材料不齐全的,在申请人已书面承诺在领取审批决定时或取得审批决定后规定时间内,补齐相关申请材料情况下,审批部门先予受理,并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对部分环境影响轻微建设项目实行差别化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等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制定《环境影响轻微建设项目差别化管理目录》,列入《目录》的建设项目,且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以及不存在污染物排放扰民的建设项目,不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免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
四要探索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建议县政府尽快出台《关于激发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探索实行尽职免责正向激励的意见》,激发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鼓励干部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奋发作为,干出实绩。对符合在推进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失误;在上级尚无明确禁止性规定和限制条件下,进行探索性工作试点出现失误;在开拓创新、加快发展、落实工作中出现过失的;在推进项目落实行政审批工作中出现过错或造成较小后果的,只要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勤勉尽责、未谋私利,可以免予问责。对那些敢闯敢试、尽职尽责,作出工作实绩的干部更要高看一眼,提拔任用。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要真正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担当负责、撑腰鼓劲,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加强正面引导,宣传支持和保护干事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先进典型,营造创先、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